北京赫德国际学校>学校动态>正文
走进赫德音乐课堂 | 如何打造一节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的音乐课?
作者:北京赫德国际学校时间:01月25日

  歌唱

  “声音是最自然的乐器,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乐器。唱歌是一种强有力的音乐表达方式,可以最大程度地培养人的音乐耳朵。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就是从歌唱开始、以歌唱为主的。”

  在Saskea的音乐课堂上,每节课都有全班同学一起参与的齐唱、分声部合唱时间。Saskea会根据每个年级的理解能力选取适合他们的英文曲目,低年级是节律性强、旋律简单的;高年级选择曲调富于变化的音乐,并引入复调音乐,让学生分别学唱不同声部。例如,G5学生的练习曲目《Happy》,是家喻户晓的《神偷奶爸》主题曲,由菲董献唱:

  大家平常关注的的可能只是菲董所唱的主线,Saskea则将伴唱声部部分引入教学,以轮流分声部练习的形式,培养学生稳定的唱功;锻炼耳朵的判断力和抗干扰能力;培养合作与协调能力。同时,因为需要唱好自己负责的声线,分声部练习能非常有效地动员全体学生、保持大家的专注力。

  乐器初探

  “乐器就是书写音乐的那支笔,让每一个音符通过组合,变幻出流淌着不同情感的旋律,让音乐拥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。乐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心手相应的动觉体系、发展呼吸控制。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通过学习乐器、付出必要的练习时间,领悟到乐谱和调式碰撞出的无限可能,孩子可以在成就感的持续获得当中,激发并保持音乐兴趣。但学校的音乐教育毕竟有时间上的限制,教学内容也需考虑多数孩子的水平,因此,课堂上,孩子们更多地是了解不同乐器的发音原理,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风格,并初步进行演奏尝试,为将来深入学习某一类乐器奠定知识基础。

  每一节课都有特别的“乐器演奏时间”,学生们围坐在钢琴、长笛、吉他、架子鼓、三角铁、木琴、尤克里里、非洲鼓等不同乐器的周围,老师采用边演奏边讲解的方式,带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风格:

  鼓点的强烈、笛子的悠扬、钢琴的流畅、小提琴的轻快,这些风格特征,只有在一遍遍地听、感受、实际演奏中才能获得清晰的认知。Saskea还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用自己擅长的乐器领导课堂,他们会在演奏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:

  乐理知识学习

  “掌握乐理知识不仅要求训练视唱练耳的基本功,还要学会音乐阅读和写作,乐理最能体现音乐锻炼思维的价值。挚爱小提琴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——我在科学上的成就,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。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。”

  通过节拍练习锻炼节奏感;通过符号识记学会读谱,具备视唱能力(即不做任何准备,就能看谱即唱,把乐谱上所标记的音的高低、长短、强弱,准确地、有感情地唱出来),这可以说是音乐最“数理”的地方。

  一旦掌握了扎实的乐理知识,对将来听、唱、理解和演奏音乐而言,都有一劳永逸之功。但乐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,如何消除小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畏难情绪和枯燥感呢?

  Saskea设置了很多趣味游戏来强化乐理知识。比如,让学生分组,将乐器卡片与发音原理卡片配对,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:

      击掌、击鼓以练习节拍:

  以音乐海报创作的方式鼓励孩子将所学的音乐知识输出,掌握音乐专有词汇,发现旋律背后的情感、情绪,进入到音乐鉴赏的层面:

  正所谓: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,每个人一定有优于他人的音乐天赋,有的孩子节奏感强;有的孩子音准好;有的孩子感受力敏锐……善于利用不同的音乐活动组织课堂,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所长的地方,而不会有被课堂抛弃的感觉,让孩子在愉快、放松中学习音乐知识,跟其他人有更多的关于音乐方面可以谈论、可以共鸣的话题,这样的音乐课堂,又有谁会不喜欢呢?